信息化浪潮席卷司法领域 法院迈进“智慧时代”
最高法院首次走上世界互联网大会舞台
信息化的发展给许多行业都带来了深刻的变革。譬如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发生的重大变化;譬如司法、行政等领域慢慢地被互联网渗透;譬如“智慧法院”的出现……
11月17日,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现场,一场与“智慧法院”有关的全球法院信息化工作经验交流会——“智慧法院暨网络法治论坛”拉开帷幕。来自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多位领导,上海、河北、江苏等多地的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以及来自萨摩亚、哈萨克斯坦、韩国、新加坡、越南等各国的法院代表均出席了此次论坛。
□ 变革
法院信息化3.0时代将扬帆起航
智慧法院是什么?在今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就曾提到,2016年将继续深化司法公开,加快建设“智慧法院”。
“近年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场深刻的自我变革,将信息化成果应用于司法审判和法院管理的各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中国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论坛上这样说道。而“智慧法院”的产生便是信息化转型升级的成果。
信息化给法院带来了怎样的变革?用四个词来概括形容:便捷、高效、公开、智能。
据周强院长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利用信息系统和智能化服务,已实现网上立案、办案、执行和办公;实现数据的实时统计、更新和互联互通,推进电子卷宗、诉讼材料等自动生成,研发庭审语音识别系统等,对当事人和法官可谓双利好,极大提升了审判效率。
在信息公开方面,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贺荣介绍,已建成的四大信息公开平台中,裁判文书网已公布裁判文书2200多万份,累计访问达34亿人次,其中8亿多人次来自境外,是全球最大的裁判文书公开平台。而今年9月刚开通的中国庭审公开网,累计访问观看**已达47.5万人次。
据悉,目前中国法院正在努力建设全面覆盖、移动互联、跨界融合、深度应用、透明便民、安全可控的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并探索开展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开展“智慧法院人工智能系统”研究计划,加快建设“智慧法院”。
□ 呼吁
合作与共享仍是不变的“主旋律”
作为此次分论坛的主办方之一,这是最高人民法院第一次走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舞台”,并向网友全程直播。
最高法院为何会选择乌镇这个互联网平台?周强院长对记者表示,作为知名的“互联网小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乌镇具有很大影响力。一方面希望通过此次大会了解世界互联网的最新发展、研究互联网中的法律问题,同时向国内外传播中国各级法院在互联网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希望呼吁世界各国法院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互联网发展给各国司法带来的挑战。
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已成为公认的全球公害。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就曾表示,各国应携手努力,共同遏制信息技术滥用,反对网络监听和网络攻击,反对网络空间军备竞赛。
对于各国司法机关来说,如何克服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的差异,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共同推动信息技术与法院业务深度融合,捍卫公平正义,是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对此,周强院长给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凝聚合作共识;二是完善合作机制;三是提升法院的信息化水平;四是促进网络共享共治。这一建议也与本次世界互联网大会主题“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相呼应。
□ 成果
《乌镇共识》见证国际司法合作新篇章
《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智慧法院暨网络法治论坛乌镇共识》是此次分论坛达成的重要成果。该共识由中方起草,共包含六条,在会前征求了各方意见,并在会上公开审议。
共识指出,各国法院均高度重视并顺应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和需要,共同致力于打击网络犯罪,积极研究并妥善处理与网络有关的新类型案件,推动全球网络空间法治化。各国将致力于不断拓展和深化彼此在法院信息化和网络空间法治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彼此在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司法公开、诉讼服务、案件审判、法院管理和案例研究等方面的经验交流和成果分享等。
历届互联网大会以来达成的共识并不少见,但此次共识的达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一级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表示,此次论坛是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国际社会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背景下举办的一次司法高层会议。各国的法院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企业代表、专家等汇聚一堂,就法院信息化建设、网络法治等议题深入探讨,达成共识,将法院信息化和网络法治化领域的务实合作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必将对促进与会各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司法现代化发挥积极作用。
法制网乌镇(浙江)11月17日电
来源:法制网
作者: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