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摘

【海外同行】美国最高法院女大法官为何“声名狼藉”

发布日期:2015-05-20 阅读:273

别误会,“声名狼藉的金斯伯格”(NotoriousR.B.G.)其实是粉丝们对这位女大法官的爱称。这个称呼模仿的是美国著名说唱歌手,克里斯托弗·华莱士的别称“声名狼藉先生”(NotoriousB.I.G.)。

粉丝们同样还模仿华莱士的经典形象,为金斯伯格戴上“皇冠”。如今,只要花上十几美元,你就能买到印有头戴皇冠金斯伯格图像的T恤。


美国最高院的大法官们,过去一向以深居简出的形象示人。而鲁丝·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Ginsburg),这位瘦小的女大法官,却前所未有地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在谷歌新闻中输入“金斯伯格”,你会发现,最近的新闻是美国女演员娜塔莉·波特曼将在描述金斯伯格生平的新片《以性别为基础》(On the Basis of Sex)中扮演这位大法官。

而往前看,四月底,媒体报道了金斯伯格在同性婚姻案件中的发言。再往前,美国《时代》周刊将金斯伯格列入2015年度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名单,成为唯一入选的最高院大法官。而过去的2014年,更是被人称作“金斯伯格”之年。

1993年进入美国最高院的金斯伯格,已在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位置上度过了20多年。然而,在前十年,相比其他法官,金斯伯格在最高院并未受到太多关注。正如法律记者杰弗里·图宾在其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可以说,金斯伯格从未成为过最高法院的影响力中心,她缺乏斯蒂文斯那样的资历,没有布雷耶那样温润平和,不像斯卡利亚那样夸夸其谈,更不会像奥康纳与肯尼迪那样摇摆不定。”

金斯伯格广受关注,不过是近些年的事。当然,在谈这位“身高不足五英尺、体重不足一百磅”的老太太之前,我们先去看看多年前那位“羞涩、书卷气十足而且保守”的年轻女性。

在那个时代,妇女能够梦想成真,女儿会像儿子一样被父母疼爱”

金斯伯格原名露丝·巴德,193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普通家庭。因姐姐早逝,作为家中独女的金斯伯格备受宠爱。高中毕业前,金斯伯格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挫折,母亲西莉亚因患癌症去世。母亲对金斯伯格的影响很深,乃至多年后在被任命为最高院大法官时,金斯伯格还在致辞中提到已故的母亲,“她是我见过的最勇敢也是最坚强的人,可惜很早就离开了我。我祈祷她所期盼的时代早日到来,在那个时代,妇女能够梦想成真,女儿会像儿子一样被父母疼爱。”


在康奈尔大学学习时,金斯伯格遇到了后来的丈夫马丁·金斯伯格,并在毕业后与其结婚。随后,夫妇二人先后进入哈佛法学院求学。在求学期间,马丁曾身患癌症,金斯伯格不得不一边照顾丈夫,帮他完成学业,一边完成自己的学业并同时照顾年幼的女儿。


有意思的是,金斯伯格照顾丈夫的这段经历经常被后人提起。2005年金斯伯格访问中国时,曾在北大法学院发表过演讲。演讲前,主持人介绍了金斯伯格的这段早年经历。当时台下的一位年轻学子后来提到这段时,称全场听众以会心的笑声向金斯伯格表达敬意,并随即写道:“无独有偶,奥康纳法官辞职的原因也是要照顾生病的丈夫,如此看来,崇尚独立的美国女性似乎比‘三从四德’传统下的中国女性更看重‘贤妻’这个角色”。

这应该只是一句戏言,毕竟,金斯伯格做的事,可跟“三从四德”沾不上边。

上世纪70年代,金斯伯格与他人一起创立了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妇女权利项目。深信男女平等的金斯伯格希望将妇女权利案件诉至最高法院。于是1973年至1976年间,金斯伯格在最高法院打了6个案件,其中的5个赢得了胜利。在诉讼中,金斯伯格擅长适用迂回策略,在有些案件中并不直接为女性代理,案件结果却能间接促进男女平等。

例如在1975年的温伯格诉威森伯格一案中,金斯伯格主张《社会保障法案》中的一个条款违宪,因为该条款规定只给守寡的母亲福利,而不给鳏居的父亲福利。金斯伯格的主张得到了法院的认可。

金斯伯格为女性主义运动作出了杰出贡献,接下来的事情便顺理成章了。1980年,卡特总统提名她为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法官。1993年,这位美国历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第一位犹太裔女性大法官入主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今天,决定权又一次交回了国会”

最初,金斯伯格在联邦最高法院并没有太大的“存在感”。作为坚定的自由派法官,她并未像她的一些同事那样在入主最高法院后开始在一些问题上呈现摇摆不定的态度。可以说,在许多案件审判前,人们几乎可以确定金斯伯格会站在哪一方。此外,金斯伯格“个性腼腆、不善言辞,总是独自一人呆在二楼办公室内,很少与同事们往来。同时,虽然与同事斯卡利亚私交不错,但“她从不掩饰自己对斯卡利亚式风格的不满,认为这种高调姿态与激烈言辞对最高法院的工作有百害而无一利。

不过自2005年后,金斯伯格逐渐发生了变化。

2005年是关键的一年。那一年,金斯伯格访问了中国,除了在北大发表演讲,还拿回了一件她万分喜爱的黑红相间法袍。也是在那一年,前任首席大法官伦奎斯特去世。随后,时任总统布什提名约翰·罗伯茨作为新任首席大法官。

2006年,联邦最高法院史上第一位女大法官奥康纳卸任,接任她的是小塞缪尔·阿利托。此时,最高法院的格局变为:以首席大法官为首的四位保守派大法官对阵斯蒂文斯为首的自由派大法官。而新晋“摇摆票”肯尼迪大法官多数时候则站在保守派这边。

金斯伯格意识到了这个变化。同时她也意识到,她现在是最高法院唯一一位女性大法官。这种现象要一直持续到2009年。有报道认为,作为唯一的女性大法官,金斯伯格不得不为所有女性发声。“她发现,法院对她曾为之奋斗数十年的事务的态度逐渐转右。因此当她的男性同事们公布一系列似乎导致妇女权利倒退的判决时,金斯伯格开始发布一些与她先前温和、学院派风格极为不同的异议意见。”

在2007年的一起堕胎案中,金斯伯格一反过去谨慎的形象,公开宣读了自己的异议意见。该案牵扯到《禁止局部分娩堕胎法案》,肯尼迪撰写的法院判决支持了该法案。金斯伯格则在言辞激烈的异议意见中反对肯尼迪,并认为,堕胎权属于女性,“它们围绕女性的自治权展开,希望由女性自己决定自己的生命历程,以及对平等公民权地位的享有。”

这还只是开始。在堕胎案过去仅仅一个月后,金斯伯格再次宣读了异议意见。这次是在莱德贝特诉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案中。该案的主角莉莉·莱德贝特在固特异公司工作多年,却一直不知道自己的工资一直低于与她做同样工作的男性同事。最高法院的多数意见支持了固特异公司,这让金斯伯格十分气愤。在宣读自己的异议意见时,金斯伯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了该案,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让这次宣读更像是她个人的一次演讲。最令人惊异的是,在最后,金斯伯格谈到,1991年国会曾修复最高法院在一系列错误判决中造成的伤害,“今天,决定权又一次交回了国会。”

也就是说,作为最高院的大法官,金斯伯格公开呼吁另一政府分支废除最高法院作出的判决,此举被人称为“吃最高法饭,砸最高法锅”。金斯伯格并未失望,2009年,奥巴马就任总统后签署的第一份法案,便是《莉莉·莱德贝特公平薪资赔付法》。

在那个网站上,我还没看到不让我感到高兴和有趣的东西”

从此,金斯伯格开始活跃在大众眼中。2013年,金斯伯格在两起重要案件中分别发表了自己的异议意见。金斯伯格的表态受到社交网络中的许多年轻人的追捧。纽约大学法学院的一位学生Shana Knizhnik注意到她的一位朋友在留言中将金斯伯格比作说唱歌手NotoriousB.I.G,随即便在社交网络tumblr上注册了名为“声名狼藉的金斯伯格”账号,本文开头提到的T恤也是出自这位法学生之手。

不过,金斯伯格真正成为“网络红人”,还是在去年的Burwell v. Hobby Lobby一案之后。Burwell是健康与人类服务中心(Health and HumanService,简称HHS)的秘书长。Hobby Lobby则是一家拥有宗教信仰的私人公司。Hobby Lobby认为,HHS根据《可负担健保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要求他们为员工提供的20中避孕措施保险中,有4种与其宗教信仰不符。Hobby Lobby以违反《恢复宗教自由法案》(ReligiousFreedom RestorationAct)和宪法第一修正案为由,起诉HHS,反对其强制适用ACA法案的规则。该案一直打到最高法院,最后,最高法院以5:4支持了Hobby Lobby的诉求。毫无疑问,金斯伯格再次属于异议方。

在这份长达35页的异议意见中,老而弥坚的金斯伯格仍然时不时语出惊人。国外有网站特地整理了8处精彩之处。例如,“在这份令人吃惊的涵盖范围极广的判决中,法院认为只要商业企业,包括公司、合伙和个人企业在内,认为法律与其虔诚的宗教信仰不符,就能规避该法律(税法除外)。”再如,“恐怕本院已经冒险踏入雷区。”


金斯伯格的异议意见迅速传遍了网络,受到众多网友的追捧。甚至有人特地将其意见写成了一首歌。随后,有位粉丝甚至写了请帖,希望能邀请金斯伯格来参加她的婚礼。没想到,这位大法官真的回信了,虽然很遗憾金斯伯格未能参加婚礼,只是表达了祝福,但这也足够让这位粉丝激动异常。接着在万圣节,一张“婴儿金斯伯格”照片传遍网络。而ShanaKnizh设计的T恤更是热销,同款手袋乃至苹果手机壳也随即出现。


金斯伯格是如何看待自己网络红人身份的呢?在一次采访中,金斯伯格坦言她喜欢被称呼为“声名狼藉的金斯伯格”,“在那个网站上,我还没看到不让我感到高兴和有趣的东西。她说。而在另一次采访中,她说自己也有一堆这样的T恤。

当然不平等,因为那还只是辅币”

从羞涩少女,到平权斗士,从寡言的大法官,到活跃的网络红人,不变的是金斯伯格的坚定信念。这位热爱音乐和歌剧,办公室挂着艺术品,摆满照片的大法官,平时是和蔼的老太太,法庭上则是严肃认真的信念守护者。

上世纪70年代,当金斯伯格还以律师的身份为女性争取权益时,一次开庭,当时还未成为首席大法官的伦奎斯特问道:“苏珊·安东尼的头像都上了一美元硬币了,你们女人干嘛还抱怨男女不够平等?”金斯伯格答道:“阁下,当然不平等,因为那还只是辅币。”

无独有偶,2014年夏天,一位四年级小女孩给美国总统奥巴马写信,问道,为什么美国的美元和硬币上没有女性形象?(前述印有苏珊·安东尼头像的美元只是纪念币)。

似乎金斯伯格早就预料到,有人会那么问。而她终其一生所奋斗的目标,也许就是有一天,再也没有人能问出这样的问题。

已经82岁的金斯伯格,身体并不算好。站在她的同事们旁边,我们总能注意到这个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他人遮挡的大法官是有多么瘦小。美国国内一直有让金斯伯格卸任的呼声,不知这位倔强的老太太还能陪伴我们多久?只愿,同样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娜塔莉·波特曼,能不负众望地为我们还原一位杰出的女性。

 

注释:

[1] [美]杰弗里·图宾著:《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何帆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290页。

[2] [美]杰弗里·图宾著:《誓言:奥巴马与最高法院》,于宵译,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62、57页。

[3] [美]杰弗里·图宾著:《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何帆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67-68页。

[4] 赵兴洪:《大法官金斯伯格印象》,参见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html/article_46468.shtml

[5] [美]杰弗里·图宾著:《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何帆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290页。

[6] [美]杰弗里·图宾著:《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何帆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291页。

[7] Dahlia Lithwick, Justice LOLZ GrumpycatNotoriousR.B.G.:How a gentle Supreme Court justice became abadassgangsta Internet meme.Seehttp://www.slate.com/articles/double_x/doublex/2015/03/notorious_r_b_g_history_the_origins_and_meaning_of_ruth_bader_ginsburg_s.html

[8] [美]杰弗里·图宾著:《誓言:奥巴马与最高法院》,于宵译,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66页。

[9] [美]杰弗里·图宾著:《誓言:奥巴马与最高法院》,于宵译,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78页。

[10] 关于该案的更多介绍,可参见高分子怪物:《吃最高法饭、砸最高法锅的死磕女法官》,http://zhihedongfang.com/article-7728/

[11] Dana Liebelson: The 8 Best Lines FromGinsburg’sDissent on the Hobby Lobby Contraception Decision,seehttp://www.motherjones.com/politics/2014/06/best-lines-hobby-lobby-decision

[12] Staci Zaretsky, What Happens When YouInvite JusticeRuth Bader Ginsburg To Your Wedding?Seehttp://abovethelaw.com/2014/07/what-happens-when-you-invite-justice-ruth-bader-ginsburg-to-your-wedding/

[13] Erin Gloria Ryan, Ruth Bader Ginsburg KnowsWe CallHer ‘Notorious RBG’ and Loves It, seehttp://jezebel.com/ruth-bader-ginsburg-knows-we-call-her-notorious-rbg-and-1613900793

[14] 苏珊·安东尼是美国民权运动领袖,在争取美国妇女投票权运动中起到关键作用。

[15] 何帆著:《大法官说了算:美国司法观察笔记》,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 262页。

 

作者 : 杨安舒

来源:智合东方知识产权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123456 号 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